新闻资讯

Technical articles

×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首页 > 新闻资讯 > 技术文章

锂电池热失控触发的三个条件

来源:德克西尔 时间:2024-09-26 10:05:04

        随着电动汽车和便携式电子设备的不断普及,锂离子电池(LIBs)因其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和低自放电率等特点成为了这些应用中的首选储能设备。然而,尽管LIBs在性能上具有显著优势,但其安全性仍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电池热失控现象——一种在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火灾甚至爆炸的状况。本文将探讨导致热失控的三大因素:机械滥用、电滥用和热滥用,并分析这些因素是如何触发热失控事件的。

德克西尔电池热失控触发条件

        一、机械滥用

        机械滥用是指电池遭受物理性的损害,这包括挤压、穿刺、弯曲、掉落等外部力量作用于电池之上的情形。这类滥用能够直接破坏电池内部结构,导致内部短路。例如,在车辆碰撞事故中,电池包可能会遭受严重的机械冲击,进而导致隔膜破裂,使得正负极材料直接接触,从而引发电池内部短路。

        二、电滥用

        电滥用是指对电池进行超出正常操作范围的操作,主要包括过充、过放以及快速充电等行为。当电池被过度充电时,锂离子会大量沉积在负极表面形成锂枝晶,这些枝晶可能穿透隔膜导致内部短路。另一方面,如果电池过度放电至低于推荐的电压下限,也可能损坏电池结构,引发热失控。此外,快速充电虽然能缩短充电时间,但也会增加电池内部的温升速率,导致电解液分解,产生可燃及有害气体,进一步加剧电池的热稳定性问题。

        三、热滥用

        热滥用是指电池在过高温度环境下运行或储存,导致电池内部发生不可逆的化学变化。高温不仅加速了电解液的挥发和分解,还会促使副反应的发生,如SEI膜的分解、电解液与正负极材料之间的反应等,这些过程都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当热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无法及时释放时,就会引发热失控。

        热失控机理

        当上述任一滥用条件触发后,电池内部的温度开始上升,导致一系列放热反应的发生。首先,电解液与SEI膜的分解会释放出热量,随后正极材料开始分解,释放氧气并与负极材料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进一步增加热量产生。随着温度的持续升高,电池内部的压力也会增加,最终可能导致电池壳体破裂,释放出可燃气体,进而引发燃烧或爆炸。

        结论

        为了确保锂离子电池的安全使用,制造商和用户都必须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避免上述三种滥用情况的发生。对于制造商而言,提高电池的设计水平、优化电池管理系统(BMS)以及采用更先进的材料都是重要的手段;而对于用户来说,则需要遵循正确的使用和维护指南,避免电池遭受任何形式的滥用。通过持续的研究和发展,未来我们有望实现更加安全可靠的锂离子电池技术,为人类的日常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安全保障。



关注公众号

了解更多传感器知识

公众号:德克西尔

传感器产品二维码

加微信

购买传感器产品

微信号:Drksir-13515810281

相关内容推荐
电池热失控监测传感器选购指南

电池热失控监测传感器选购指南

        在选购电池热失控监测传感器时,消费者应当特别留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注意传感器的精度与可靠性:        •主要原因:传感器的精度直接影响到监测结果的准确性,而可靠性则决定了传感器在长期使用中的稳定性。        •为何着重注意:电池热失控监测传感器需要能够在各种环境下准确地检测到电池内部的温度、压力等关键参数的变化。如果传感器的精度不够或可靠性差,则可能导致误报或漏报,从而无法及时发现电池热失控的风险。        •一般标准:优质的传感器通常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较小的误差范围。例如,温度传感器的误差范围应小于±0.5°C,而压力传感器的精度应在±1%FS以内。此外,传感器应通过相关的安全认证,如CE、RoHS等。        2. 注意传感器的响应速度:        •主要原因:电池热失控的过程非常迅速,因此传感器必须能够快速响应,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为何着重注意:在电池热失控早期阶段采取措施可以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如果传感器响应速度慢,则可能错失最佳干预时机。        •一般标准:优秀的传感器响应时间应低于1秒,这样可以在电池热失控迹象出现时迅速做出反应。        3. 注意传感器的兼容性和集成性:        •主要原因:传感器需要与现有的电池管理系统(BMS)或其他监控系统兼容,以便能够将数据无缝整合到整个监控体系中。        •为何着重注意:如果传感器不兼容现有系统,则可能需要额外的成本和时间来进行系统改造,这不仅增加了成本,还可能影响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一般标准:优质的传感器应支持常见的通信协议,如CAN、RS-485等,并且易于集成到现有的BMS或监控系统中。        综上所述,在选购电池热失控监测传感器时,消费者应当综合考量上述几个方面,以确保所选产品不仅能够准确、快速地监测电池状态,还能够与现有系统无缝集成,为电池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024.08.19
电池热失控解决方案:全方位安全保障策略

电池热失控解决方案:全方位安全保障策略

        随着电动汽车、储能系统及便携式电子设备的不断普及,电池作为其核心部件,其安全性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电池热失控,即电池内部温度急剧上升导致的不受控制反应,是电池安全领域的主要挑战之一。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电池热失控,本文将从以下八个方面提出全面解决方案:        1. 改进电池材料与设计        •优化正负极材料:开发新型正负极材料,提高材料的热稳定性。        •增强隔膜性能:选用耐高温隔膜材料,降低隔膜熔融的风险。        •改进电解液配方:使用不易分解的电解液,减少热失控时的气体产生。        2. 加强电池管理系统(BMS)        •精准电压监控:确保电池管理系统能够准确监控电池电压,防止过充或过放。        •温度监测与预警: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电池温度,并在温度异常时及时预警。        •热管理策略:根据电池工作状态动态调整冷却系统,维持电池在适宜的工作温度范围内。        3. 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        •生产过程控制:加强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确保电池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出厂检验:对出厂前的电池进行全面检验,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4. 提升电池包设计        •结构设计:优化电池包的结构设计,确保电池单元之间的合理间距,降低热失控蔓延的风险。        •防火材料应用:在电池包内部使用防火材料,防止热失控时火焰的传播。        5. 研发热失控监测技术        •气体传感器:安装气体传感器监测电池内部产生的有害气体。        •温度传感器:增加温度传感器的数量和密度,提高温度监测的准确性。        •压力传感器:通过压力传感器监测电池内部压力的变化。        6. 开发应急响应系统        •自动灭火装置:在电池包内部安装自动灭火装置,一旦监测到异常情况立即启动。        •安全隔离措施:设计安全隔离机制,阻止热失控从一个电池单元向另一个单元蔓延。        7. 加强用户教育与培训        •使用指南:为用户提供详细的使用指南,包括正确的充电方法和存储条件。        •安全培训:定期为用户和维修人员提供安全培训,提高他们对电池安全的认识。        8. 持续的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新技术探索:持续探索新的电池技术,如固态电池等,提高电池的整体安全性。        •标准制定:参与相关安全标准的制定,推动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结论        电池热失控是影响电池安全性的关键因素之一,需要从多个角度采取综合措施加以预防和控制。通过改进电池材料与设计、加强电池管理系统、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提升电池包设计、研发热失控监测技术、开发应急响应系统、加强用户教育与培训以及持续的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等措施,可以显著降低电池热失控的风险,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行业标准的不断完善,电池的安全性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2024.08.16
电池热失控产生气体及监测技术有哪些?

电池热失控产生气体及监测技术有哪些?

        电池热失控是指在电池或电化学系统中,由于内部或外部因素导致的温度急剧升高,进而引发一系列化学反应,最终导致系统失控的现象。在这一过程中,电池内部会产生多种气体,这些气体的产生和积累不仅会对电池的安全性构成威胁,还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危害。下面将探讨电池热失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气体种类,并介绍几种常见的监测技术。        一、电池热失控产生的气体        电池热失控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1. 二氧化碳 (CO2):电池内部的电解液和正极材料分解时可能产生二氧化碳。        2. 一氧化碳 (CO):电池内部的有机物分解时可能会产生一氧化碳。        3. 氢气 (H2):电池内部水分解时可能会产生氢气。        4. 氟化氢 (HF):含氟电解液分解时可能产生氟化氢。        5. 其他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VOCs):电池内部的有机物分解时还可能产生其他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二、监测技术        为了确保电池的安全性,需要对这些气体进行实时监测。目前常用的监测技术包括:        1. 气体传感器:        •红外气体传感器:能够检测二氧化碳等红外吸收性强的气体。        •电化学气体传感器:适用于检测一氧化碳等气体。        •半导体气体传感器:适用于检测多种气体,灵敏度高。        2. 质谱分析:        •质谱分析仪:能够精确地检测气体成分及其浓度,适用于实验室环境下的精确分析。        3. 光纤传感器:        •光纤光栅传感器:通过光纤光栅的光谱特性变化来检测气体,适用于高温、电池干扰环境。        4. 光学监测:        •激光光谱分析:通过激光光谱技术检测气体成分及其浓度,适用于远距离监测。        5. 无线监测系统:        •无线气体监测系统:通过无线网络将传感器数据传输到中央监控系统,适用于远程监控。        三、案例分析        以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包为例,可以通过在电池包内部安装气体传感器来监测热失控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传感器可以实时检测电池包内部的气体浓度,并将数据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到中央监控系统。一旦检测到异常气体浓度,系统将立即发出警报,提醒操作人员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启动冷却系统或断开电源,以避免热失控的发生。        四、结论        电池热失控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对电池的安全性构成威胁,因此采用适当的监测技术对这些气体进行实时监测至关重要。通过综合运用气体传感器、质谱分析、光纤传感器等多种监测手段,可以有效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将会有更多高效、精确的监测技术应用于电池热失控监测领域,为电池安全提供更加强有力的保障。
2024.08.15
在线客服

业务咨询

技术咨询

售后服务

PC端自动化二维码
135-1581-0281 (即时通话) 459879587 (在线询价) 135-1581-0281 (长按复制)
扫码加微信